【地评线】长白时评:高标准抓实备春耕 不误农时促吉林粮丰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841347
【地评线】长白时评:高标准抓实备春耕 不误农时促吉林粮丰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84134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高标准抓实备春耕 不误农时促吉林粮丰
2024-04-2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春耕春播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一环。4月17日召开的吉林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现场会议,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力推动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对全省农业生产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会议强调,要不失时机抓好春耕播种,坚决完成粮食和大豆油料面积任务;抓住提高单产这一关键举措,扎实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努力减轻灾害损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百事农为先,万象“耕”新忙。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生产的源头,是稳定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连丰”,高基点上实现稳产高产,越往后难度越大。作为硬任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对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容不得半点懈怠。当前吉林省各地正掀起备春耕热潮,各项工作压茬推进,按照国务院印发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牢牢保障粮食安全。

  吉林蓄势待发,抓好增粮工程。2023年4月17日,吉林省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将通过实施良田建设、种业振兴、农机化提升等八大工程建设,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力争到2035年粮食产能跨上千亿斤台阶。日前,吉林省召开2024年“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第一次联席会议,对今年工作任务作出部署,确保各项工程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助推全省粮食产量“再提升”。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多年来,吉林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把黑土地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广“梨树模式”,创新良技良法,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全国产粮大县梨树县,自2007年以来研究与推广“梨树模式”已有18个年头。“梨树模式”的核心,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对黑土地耕层土壤扰动,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增加地表覆盖,从而起到降低侵蚀、蓄水保水、改善土壤生物性状、提高有机质等功效。在推广“梨树模式”的同时,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走基础设施完善的增粮之路。今年,吉林省力争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新建面积创历史新高。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望天收”的被动局面,为稳产高产打牢根基,还推动农业生产“变优”“变绿”,产粮大省向农业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

  科技强农,“丰”景可望。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省近年来加大科研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支持科研院校、育种企业组建育种联盟,联合攻关,广袤田野正成为“播种”和“催生”优质品种的肥沃土壤和广阔舞台。2023年,吉林省有81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今年1月,吉林省农业农村部门优选出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玉米、水稻、大豆等126个主导品种供农户选择。好品种还要搭配好技术。吉林省今年计划通过优质品种和技术应用,推广应用高产耐密玉米、高产高油大豆品种200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100万亩,在产粮大县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建设玉米、大豆整建制单产提升示范县,开展高产竞赛,让更多玉米吨粮田等典型涌现出来。

  壮大“新”主体,走稳增粮之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长期制约着吉林农业生产力释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吉林省在探索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上,聚焦现代农业生产新变化和小农户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新需求,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创新土地托管模式,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搭上增收致富快车。今年全省启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三年攻坚行动,通过给予资金等政策,鼓励县级及以上示范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在全省18个产粮大县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供需对接,拓宽服务领域,延长服务链条,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端牢中国饭碗,落实责任是关键。全面落实党政同责,调动各方积极性,永远是端牢中国饭碗的最大动能。春播前,吉林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到县,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切实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确保实现增粮目标,让中国人饭碗中装更多吉林粮。(久泰平)

编辑:罗丹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