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清明:天清地明草木青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835874
二十四节气|清明:天清地明草木青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83587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二十四节气|清明:天清地明草木青
2024-04-03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春分过去半月,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清明。

  清明,天清地明。《燕京岁时记》引《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摄氏度以上。

  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我国重要的节日,作为重要的祭祖节日,这一天会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较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两节合二为一,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在唐宋后,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各地的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清明节的主题不只是扫墓,即便祭祖、扫墓,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也使后人获得了精神慰藉。尤其现代社会,清明节会有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等一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满怀积极的生活态度。

  节气本就是对自然节律变化的精准反映,这种反映容易勾起人们心绪的变化。较之于惊蛰和春分的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清明的濛濛细雨、落英缤纷,让春意减了些轻狂、华丽,多了点成熟。失意人倍感惆怅;多情郎尤恋桃花;窈窕女对镜自怜;垂老者追忆芳华;贤孝子眷念双亲。这其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尽显人世百态与浮生如梦。这是文化、民俗与时令的多元性,作用于人的思维、情感,所产生的不同反映,也因此,古往今来,清明节更具文化气息。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中,春景、春意是十分常见的主题。有些画家还直接将清明节的特色活动入画,从而构成另一种妙趣横生的意韵。比如,唐代的《祭扫》《内宴冷餐》、宋代的《担酒上坟》、元代胡廷晖的《宋太祖蹴鞠图》、清代冷枚的《荡秋千》、陈枚的《月曼清游图·杨柳荡千》、近代齐白石的《山水春瑦纸鸢图》等等。这些作品不仅以春色为景,还细致描摹了具体情境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极具声情并茂、跃然纸上的灵动感。与具象的画图相比,用文辞所描摹的节令往往更为主观和空灵。在历代诗词中,出现“寒食”“清明”字样的就有800余首,远多于其他的节气。此外,与清明相关的书法佳作还有黄庭坚的《花气薰人帖》、米芾行草书《乐兄帖》、唐寅行书《落花诗册》、毛泽东书杜牧诗《清明》等。

  天清地明草木青。春天是一年奋斗的开始,在清明节这个时刻对过往的事物在表达缅怀的同时,更好地积蓄新的奋斗力量,正是为了更好活在当下,创造未来。这也是品味传统文化带给今人的智慧所在。如今清明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所承载的文化越来越宽泛。由此可见,赓续好文化传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假日,也会使清明节过得更加有时代意义。(久泰平)

编辑:罗丹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