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岂是一棵摇钱树,谈婚论嫁莫要搞陋习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2336493

报料电话:0431-86736969

姑娘岂是一棵摇钱树,谈婚论嫁莫要搞陋习
2017-02-2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浏览、阅读2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的一则消息,会产生特别的感觉,不仅其标题《全国彩礼调查:大部分地区价位高有地方“零礼金”》令人大受刺激,还有一张《全国彩礼地图》,也令人大受触动。索要彩礼这个婚嫁陋习,如此愈发严重起来,诚然与时代发展节拍、跟家庭文明幸福不合拍,到了该遏制时。

  你看,下面这张图五颜六色,标明的是全国各地不同的彩礼价码,虽说额度多少不一,但几乎是家家要彩礼,户户娶妻难,且地方特色突出。除了西藏基本是“零礼金”,但需要牛啊、羊啊跟进外,东西南北中无一不在无光彩的榜上。这张图,让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也不得不扼腕泠静思考。到底五花八门、逼人借债的彩礼陋习,给城乡适龄男女朋友谈婚论嫁、组建充满新希望家庭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图片1.png

  事实上,凡是遭遇索要彩礼陋习袭击的谈婚论嫁,基本没有什么好的获得感,至于把养大的姑娘当成一棵摇钱树,毫不心疼地从婆家那里索要名目繁多的彩礼,一笔又一笔,笔笔滴着血汗,狮子大开口,压力山大,情何以堪?“整个家完了,彻底完了。”望着儿子房间门上那个残存的大红“囍”字,河南安阳市汤阴县付道镇67岁的陈老汉,却忍不住老泪纵横。这就是深陷谈婚论嫁陋习,直接导致的哀鸣和落泪实例,很苦涩。

  流出老泪,显然是事出有因,人们自然是被彩礼戳疼了心灵。据了解,今年春节前,这位陈姓老汉和老伴以一套在县城里购置的婚房和11万元礼金,给27岁的小儿子娶了亲。为此,老两口不仅用尽了毕生积蓄,还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没想到,就在新婚之夜,小两口为了这11万元礼金发生激烈争执,小儿子盛怒之下将新娘砸死,给两个家庭和社会都留下了巨大的伤痛,可悲至极。

  彩礼,应该是为新婚生活增添色彩的好形式。不过,这个意涵却被恶变,其本意不在了。由来已久的此类彩礼,无论是对富裕者,还是对贫困者,都是虚假感情的包装,其虚伪之下的婚姻,难以过出幸福和谐的味道。目前,有很多资料介绍,此为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往往被人们称之为“财礼”、“聘礼”,等等,一般也解读为结婚时的男方给女方的钱或物。自古以来,我国男女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彩礼的习俗。不过,男方处于主动,女方并不是无情索要。“给”与“要”本质上是不同的,“给”出感情,“要”出伤害,当下的彩礼就属于“要”。

  我们注意到,这种婚姻形式一直延续不断。很多地方将其称为“纳征”。“征”,无疑就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礼之后,双方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如果女方反悔,彩礼是要退还给男方的。如果男方反悔,彩礼一般不退还。在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当然是越多越好。岂不知,这是典型的买卖婚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思想教育、宣传引导、法制制约、道德感化、文明促进、家庭发展等各种途径,鼓励和支持亿万国人树新风弃陋习,严禁将婚姻作为买卖。这当中,不提倡索要彩礼,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必须遵循的法治规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可见,在我国,包办、买卖婚姻、干涉婚姻自由、索要财物,等等,都是违法的。

  彩礼变味儿,彩礼不善,彩礼要命,相爱的男女双方一旦建立组建家庭愿望和信念,就不该让“彩礼”当家。姑娘岂是一棵摇钱树,谈婚论嫁莫要搞陋习。在文明发达的今天,彩礼这种陋习不受国家法律保护。遗憾的是在农村,甚至在城市,还有市场。这说明,彩礼陋习的存在具有顽固性,必须根治。去年7月2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1个部委印发的《关于“十三五”期间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强调,“十三五”期间,中国各级政府将加强引导,倡导婚事简办,反对包办婚姻、违法早婚、大操大办和借婚姻索取财物。

  这是我国依法整治彩礼等陋习泛滥成灾的重要行动方案,同时也是依法唤醒千家万户远离彩礼陋习,敦促相亲相爱的广大男女青年敢于决裂彩礼,让真爱真情进家门,让婚姻新风暖家人,让勤劳致富成就梦想,兴起新一代中国青年逐梦前行实干风尚的利国利家重要意见。这是家庭发展向上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讲究谈婚论嫁,必须落实好意见。(薛宝生)

责任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